千金答漂母
发布时间:2022-03-02 16:52:47 点击次数:29 文章作者:
——典故名。典出《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说得是:秦朝末年,有个叱咤风云的人物,他便是帮助汉高祖打平天下的大将韩信。在未得志时,境况很是困苦。韩信是淮阴人,少年时丧父,家境贫穷,他既不会种田做买卖,又不能去当官,只能过着游荡的生活。为了填饱肚子,不得不常借故到别人家里去吃饭。他的母亲不久也去世了。母亲死后,韩信更是游手好闲,四处游荡。有个亭长与他有过往来,他便常常到这个亭长家里去吃饭。亭长的妻子见他常来白吃很不高兴。有一次她故意一清早便烧好了饭,早早就吃完了,韩信来了好长时间也不见亭长家吃饭,知道人家不愿留自己吃饭,就愤然离去,发誓再也不去亭长家了。为了能填饱肚子,他常常到淮阴城下的河边去钓鱼,希望碰着好运气,便可以解决生活问题。但是,这究竟不是可靠的办法,因此,他时常要饿着肚子。幸而在他时常钓鱼的地方,有几个漂母(清洗丝棉絮或旧衣布的老婆婆)在河边洗刷。日子久了,其中一个漂母见韩信落魄无聊,很同情他。一次家人送来午饭,她分一点给韩信吃,韩信饥不择食,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从此,那洗衣婆每次都分给韩信吃。韩信在艰难困苦中,得到那位勤劳的仅能以双手勉强糊口的漂母的恩惠,很是感激她。一天,韩信吃过分来的饭后,向洗衣婆深深施了一礼,激动地说:“承老大娘这般厚待,我永生难忘,将来我得了志,定要重重报答您老人家!”那漂母听了韩信的话,很是不高兴,她责怪韩信说:“男子汉大丈夫说这种话干什么!我看你相貌堂堂,好一个王孙公子,不忍你挨饿,才给你吃点饭,哪里想到要你报答!”说罢,拿了洗好的衣服离去。望着老婆婆的背影,韩信暗下决心,有朝一日发迹了,一定要实现今天的诺言,重重报答这位老人家。后来,韩信替汉王立了不少功劳,被封为楚王,他想起从前曾受过洗衣婆的恩惠,便命随从送酒菜给她吃,并把她从淮阴请来,当面向她致谢,还赠给她黄金千斤(汉制每斤约合今半斤)以答谢她。接着,他又派人把那个亭长找来只赏给他一百小钱,并说“你是个小人,没将好事做到底。”还把辱己之少年令出胯下者任为楚中尉。告诸将相曰:“此壮士也。方辱我时,我宁不能杀之邪?杀之无名,故忍而就于此。”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当我们在困难原时候,即使一点点帮助也是十分可贵的。虽然所受的恩惠很微小,但我们必须知恩图报,到有回报能力时,应该重重地报答施惠人。诚心助人可敬可爱,知恩图报同样是一种美德。后来这个成语被演变成“一饭千金”、“千金一饭”、“千金酬一饭”等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