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鉞(yuè)的简体字。①形声。本义:古代兵器,青铜或铁制成,形状像板斧而较大,圆刃可砍劈,中国商及西周盛行。又有玉石制的,供礼仪、殡葬用。《说文》:“戉,大斧也。”《广雅》:“钺,斧也。”《疏》:“钺大而斧小。”《说文》:“钺,车銮声也。”伟借为戉。《汉书·李广苏建传》:“斧钺汤镬。”钺斧:圆刃大斧。《说文》:“本作戉。大斧,钺车銮声,呼会切,引《诗》:銮声钺钺。”《徐铉曰》俗作鐬。以钺作斧戉之戉。非是。钺作为一种兵器,由青铜铍头、长柄构成,铍头尖锋直刃、扁茎,穿透力很强,很可能是由扁茎短剑钺发展而来。它出现于春秋时期,在战国时期大量使用。至于斧钺,由于其杀伤力不如戈矛,在春秋时期实战中的地位已大大降低,已多用于仪仗、装饰之需,以作为军权的象征。钺的形成与斧的形成属相同的时代,钺的式样与斧相同,惟较斧为大。钺比斧头大三分之一,杆长一尺半。钺杆末端有钻。钺在斧头之上加有突出之短矛,长约六寸。使钺之法合斧、矛、枪三者为一体。其用法除有斧、矛和枪之外,还有刺、拨、点、追四法。钺有长杆之钺和短杆之钺,如八卦掌拳派所用的子午鸳鸯钺,就是一种短双器械。銊为斧之由来,以时代论则为同时,以形式论亦正仿佛;书曰:“王左杖为銊,注銊大斧也。”按此可见斧銊本无甚巨大之分当,惟銊与斧,如完全相同,何不径名之曰大斧,而必名之为銊,此显见其相似而不能相混也。銊头较斧大三之一,杆端比斧多一矛头,长约一尺六寸,故銊杆长于斧杆者亦尺六七寸;斧杆末端无钻,故三十六法中无点逗各法也;銊则亦如枪杆,末端有三尖之钻,以备匆忙时作点格之用;至其余之搆造,则完全与斧相同,重量亦仿佛。斧之与銊,亦犹枪之与矛,箭之与弩,形式之不同者,仅毫厘问耳;至其功能,亦不甚判别,故能得三十六法之精髓者,銊斧可并用也。銊的分类:(1)玄钺(即铁钺)。裴《集解》载,“宋均曰:‘玄钺用铁,不磨砺’”。晋崔豹《古今注·舆服》云:“金斧,黄钺也;铁斧,玄钺也。”陆机《江陵侯陆公谏》称:“金钺镜日,云旗降天。”李白《赠张相镐诗》云:“拥旄秉金钺,代鼓乘朱轮。”(2)黄钺(饰以黄金之钺)。(3)戚扬(斧钺),《毛传》道:“戚,斧也;扬,钺也。”(4)双钺。由长柄钺演变而成,钺身一面为扇形刃,刃阔约13厘米,锋利无比;另一面为长方形钺背,上有竖孔,安装钺柄;柄端装有铁剌,状如枪头,把端有牙形护手柄,长约53米。(5)子午鸳鸯钺,是武术短双器械,状如日月相叠,形似鹿角立竖,前后左右皆是刃尖,共有四尖八刃,锋利无比,握把于日月相交月弓处,用棉布丝绳缠绕以便握持。此器械小巧玲珑,变化多端,利于近战,以短取长,专破长兵利刃。它与古代之钺相差甚远,无论从形状上或技术特点上,已无多少相同之处,而成为武术运动中八卦门专门器械之一。其基本技法为拉割挑扎,身挂擒拿,撩裹劈剁,削抹攉带等。基本招式有狮子张口,海底捞月,蛟龙翻身,仙人指路,金鸡独立,双手推月,玉女纫针等。技法:钺的基本技法有劈、剁、刺、搂、抹、钩、云、片、斫、撩等。②礼器。从商周时期,钺作为兵器的同时亦作为仪仗礼器使用,钺为王者专用,王者用钺,以征王权。《书经》云:“钺以金饰,王无自由之理,左杖以为仪耳。”史载:“周公把大钺,召公把小钺,以夹武王”。另又说武王伐商,誓师牧野,既“左仗黄钺,右秉白族”。古代国王赏赐大臣青铜钺,有着赋予军权和征伐权的意义,而绝非一般氏族贵族所能享有,当是高于一般氏族贵族的王者所有。至魏晋南北朝时,重臣出征往往加有假黄钺的称号。黄钺,以黄金为饰,古代帝王所用为仪仗。以示威重,有代表皇帝之意。《晋书.职官志》:“魏文帝黄初三年,始置都督诸州军事,或领刺史。又上军大将军曹真都督中外诸军事、假黄钺,则总统内外诸军矣。”《通志.职官略六》:“江左以来,都督中外尤重,唯王导等权重者乃居之。宋氏人臣无居者,唯江夏王义恭得假黄钺。”故钺是象征征伐权力的权仗,也是统帅权威的象征,同时又是执行最高律令的法器刑具。《书·牧誓》:“王左杖黄戉(包金的钺)。”传引《太公·六韬》:“大柯斧重八斤,一名天戉(钺),经传皆以铖为之。”《左传·昭十五年》:“鏚钺(qīyuè,斧和钺。《左传·昭公十五年》:“其后襄之二路,鏚钺、秬鬯(jùchànɡ)、彤弓、虎贲,文公受之,以有南阳之田,抚征东夏,非分而何?”杨伯峻注:“杜注:‘鏚,斧也;钺,金钺也……’赐鏚钺者,奉王命得专杀戮也。”参见“斧钺”。)秬鬯。”秬鬯是古代以黑黍和郁金香草酿造的酒,用于祭祀降神及赏赐有功的诸侯。《书·顾命》:“一人冕执钺。”张衡《东京赋》:“授钺四七。”《梼杌闲评——明珠缘》:“碧汉中百十队翔鸾振羽,黄旌白钺。”《释名》:“钺,豁也。所向莫敢当前,豁然破散也。”钺下:书笺开头表示尊敬的套语。在主管将帅的指挥之下。③古星名。钺星,即天枪三星,也称天钺。《史记·天官书》:“东井为水事,其西曲星曰钺。”《南齐书·天文志上》:“辛酉,月行在东井钺星南八寸。”④同“戉”(yuè)。⑤古同“鈅”。相关组词:朱钺、杖钺、仗钺、钺下、钺斧、钺星、玉钺、用钺、元钺、玄钺、絻钺、天钺、受钺、授钺、白旄黄钺、秉旄仗钺、秉钺、不避斧钺、不辟斧钺、赐鈇钺、赐斧钺、刀锯斧钺、二钺、鈇钺、斧钺刀墨、斧钺之人、斧钺汤镬、斧钺、甘心鈇钺、斧钺之诛、伏钺、釜钺、衮钺、麾钺、黄钺、假钺、假黄钺、节钺、旌钺、金钺、旄钺、戚钺、齐钺、桥公钺、锵钺、戎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