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金陌上
发布时间:2022-03-02 16:49:12 点击次数:52 文章作者:
——典故。典出西汉·刘向《烈女传》:“鲁秋胡纳妻五日而官于陈。五年乃归。未至家,见路旁有美妇人采桑,悦之,下车谓曰:‘力田不如逢丰年,力桑不如见国卿。吾有金,愿以与夫人。’妇曰:‘采桑力作,纺绩织紝,以供衣食,奉二亲,吾不愿金。’秋胡归至家,奉金遗母,使人唤妇至,乃向采桑者也。妇污其行,去而东走,自投于河而死。”北宋·贺铸《生查子·西津海鹘舟》就是为讽刺“陌上郎”之流的“负心汉”而作的:“西津海鹘舟,径度沧江雨。双橹本无情,鸦轧如人语。挥金陌上郎,化石山头妇。何物系君心?三岁扶床女。”在长期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里,妇女一直作为男子的附庸,因而产生了许多“痴心女子负心汉”的家庭爱情生活悲剧。这首词里的“陌上郎”指秋胡。比喻对爱情不忠的丈夫。“挥金陌上郎,化石山头妇”两句,写丈夫变成了挥金如土的陌上郎,妻子变成了永立江头望夫不归的“望夫石”。“化石”的典故,事见刘义庆《幽明录》:“武昌阳新县北山上有望夫石,状若人立。相传昔有贞妇,其夫从役,远赴国难。妇携弱子,饯送此山,立望夫而化为立石,因以为名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