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珠鬘
发布时间:2022-03-02 16:49:12 点击次数:42 文章作者:
——西藏法教的一种传承方式。噶举传承第一位上師帝洛巴以口传教法,一代一代连续无间断地将噶举传承的法教完整地传至第十七世大宝法王噶玛巴。透过这活的传承链,上师们将佛陀法教完整地保存及延续,这是证悟上师与全然虔信弟子之间的殊胜连结。所有藏传佛教的传承,都将上师与弟子的关系视为非常神圣。噶玛噶举传承殊胜之处,是上师弟子间以“口耳相传,以心印心”的方式如一串黃金念珠一般,将殊胜秘密的禅修法教传递下去。为表示对传承上师们极大的敬意,故称为“黄金珠鬘”。噶举传承源自释迦牟尼佛,经由大瑜伽士马尔巴译师将此无间断地传承,由印度带入西藏。数世纪以来,他们口耳相传把尊贵的法教传递迄今。大译师马尔巴(Marpa 1012-1097),早期跟随了萨迦派卓明耶喜喇嘛(Lama Drogmi Yeshe 993-1050)学习梵文,然后三次去印度,四次去尼泊尔求法。他曾跟随一百零八位上师学习,而他主要的两位上师是那洛巴(Naropa)和梅纪巴(Maitripa)。 帝洛巴(Tilopa 989-1069)和那洛巴(Naropa 1016-1100)都是古印度那澜陀佛学院最殊胜的学者(Panditas)及大成就者。那洛巴从帝洛巴直接接法。帝洛巴则从两个传承承接此四大成就传承法:从金刚总持直接接法,是谓近传;从印度上师们接法是谓远传,是间接接法,因为不是直接由释迦牟尼佛释传法。那洛巴授予马尔巴四种噶举不共传承法(四瑜伽):幻化及光明瑜伽(luminosity)、梦瑜伽(dream)、拙火瑜伽(innerheat)、中阴及迁识瑜伽(illusory body),以上四种传承法,经过那洛巴衍义成为那洛六法。马尔巴将传承带入西藏,传授给他的弟子也是传承的继承人密勒日巴(Milarepa 1040-1123)。密勒日巴是西藏最著名及最有成就的密续瑜伽士,他在一生之中便获得最高的证悟。密勒日巴承接了闭关实修的教法,而马尔巴很多优秀的弟子如哦秋多杰(Ngok Choku Dorje),楚敦旺给多杰(Tsurton Wanggyi Dorje)和梅通千波(Meyton Chenpo)承接了学院经教的教法。这是噶举传承分为实修证法及经教教法传承的开始。 冈波巴(Gampopa 1079-1153)大师亦名达波拉杰(Dhakpo Lhaje),与惹瓊巴(Rechungpa 1084-1161)是密勒日巴的两大弟子。在三部著名的经典里,佛陀曾预言冈波巴的转世。冈波巴融合了密勒日巴大手印传承及噶当巴(Kadampa)道次第传承,此传承被称为达波噶举(Dhakpo Kagyu)。 冈波巴有三个弟子:杜松虔巴(Düsum Khyenpa),柏莫竹巴(Phakmo Trupa)和沙通修恭(Saltong Shogom)。杜松虔巴(1110-1193),亦名康巴乌瑟(Khampa Usey)就是第一世噶玛巴,他建立了噶玛噶举传承。四不共传承法:金刚总持将四不共传承法,合而为一的直接传給了帝洛巴。帝洛巴也从印度大师们学习了此四种法。对传授此四传承法的详情,第三世噶玛巴和第一世蒋贡康楚仁波切看法稍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