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个人微信
微博二维码
在线留言
《金典》 黄金新闻 黄金广告 黄金品牌展示 黄金制品展销 黄金实时行情 黄金储备 黄金管理经营 黄金科技 黄金教育 黄金仪器仪表 黄金学术论文发布区 黄金政策法规 黄金历史 黄金考古 黄金博物馆 黄金主题公园 黄金用途 黄金业界 黄金媒介 黄金文字 黄金文化 金属学 黄金资源 黄金矿物 黄金生产 黄金产量 黄金加工鉴定 黄金行业标准 参考资料 合作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黄金文化大典 > 金字4字词

黄金十年
发布时间:2022-03-02 16:49:10      点击次数:31      文章作者:
——台湾人特别是台湾国民党人把蒋中正在1927-1937年这战乱的十年中缔造的中国经济奇迹、建国备战的十年叫做“黄金十年”。这十年中,当时中国的经济环境,国民政府在国家预算中每年要负担前清遗留国债占32%和40%的庞大军费支出,建国经费只有20%。同时中国1928年在度量衡划一制度没有公布实施之前,“标准”之乱为全世界所仅见。就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当局在农田水利、电力、矿业资源开发、化学工业、重工业的振兴等等,几乎每项对国家进步有关的事都在马不停蹄齐头并进中。仅仅在1931-1936年间中国工业成长率平均高达9.3%,创下民国以来第一次经济奇迹。同时在交通事业的发展尤为蓬勃,除电讯、邮政快速成长外,铁路修建达2万余公里,公路增开了8万多公里,民航空运在这十年间开辟了12条航线,长1.5万多公里。十年建国首重教育,在这段时间里,政府从扫除文盲的识字运动做起,到1928年中央研究院成立,教育体制终于搭成了一个完整的建构。为了迎头赶上西方列强,政府对实用科学人才的培植更有时不我予的警惕和不遗余力的倡导,所以20年代可以视为我国迈向现代科学研究扎根与发轫的重要时期。1934年蒋中正发起新生活运动,教育本是百年大计。在1931-1937年间,小学生人数增长了86%,大学生人数增长了94%。在中国历史上,国家的货币第一次得到统一。物质方面的变化,至少在城市里,给人的印象或许更加深刻。在许多大城市里,现代风格的办公大楼拔地而起,密如织网的大道穿过人口稠密的地区,水电供应系统遍布许多重要市区,一些中心地区的环境卫生也有了明显的改善。收音机和卷烟、电影和汽车、卡巴莱餐厅和西式服装的不断增长。正如一个美国观察小组在1935年所报道的那样:“中国在所有领域里,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同十年前甚至是五年以前相比,现代化将给中国带来长达几个世纪的深远影响。”并且在这高速发展的黄金十年,其实整个国家一直都还在动乱之中,前五年北伐、中原大战、九一八,后五年剿共、宁粤分裂、闽变,几乎天天都在打仗,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中能有这些成就,其功绩应该是值得肯定的。但原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兼国防部部长迟浩田上将却有不同看法,2010年9月20日“51军事观察室”网站(http://www.51junshi.com/Article/ tt2/20100920085040.html)披露一份他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的发言稿,主题是《战争正在向我们走来》。这份发言披露时间很敏感,正是日本扣押我渔船船长不放,致使中日关系异常紧张的时候。这份讲稿中说:写下这个题目的心情很沉重,因为中国化的进程屡次遭到外部势力的打击和直接侵略而中断,最典型的就是1927-1937年的所谓“黄金十年”,所谓黄金十年以我的眼光看一点也不黄金,这中间有1931年的9·18东北的沦陷,有冀东伪政权的成立,但相对来说,1927-1937年中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基础设施建设有相当进展,军队建设也有起色,中国有了一点希望。但这是日本所不能容忍的,侵吞了东三省还不满足,便迫不急待的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中国被迫以焦土抗战政策苦撑八年,中国虽然惨胜,但失去了外蒙,元气大伤,财产损失在6000亿美元以上,经过八年战火的摧残,本以贫弱的中国更加一穷二白,可以说日本的侵略特别是全面侵华战争大大延缓了中国化的进程。……由此,他得出结论:任何国家都以追求国家利益为唯一的行动准则,而没有给道德留下任何空间;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主题说法是完全错误的,是一厢情愿,是起着麻醉作用的有害学说;发展就意味着危险和威胁,没有“战争权”就没有发展权;我们的思维基点应该是也必须是:中国的发展就是对日本等的威胁;霸权是大国存在的本质特征。2010年台湾马英九当局积极打造新的台湾黄金十年。据台湾《经济日报》2010年10月11日社论:《“黄金十年”的“十二五”忧郁》。社论说:政府正积极擘划台湾“黄金十年”的愿景,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则是启动“黄金十年”的关键之钥。与此同时,大陆已草拟完成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十二五”规划),计划明年起付诸实施。由于台湾与大陆经济关系日趋紧密,“黄金十年”愿景无可避免会与“十二五”规划产生一定关联性,政府必须重视此一因素,以避免施政愿景沦为空谈。政府正积极擘划台湾“黄金十年”的愿景,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则是启动「黄金十年」的关键之钥。于此同时,大陆已草拟完成第12个五年规划(“十二五”规划),在本周召开的中共第17届五中全会讨论通过后,于明年起付诸执行。由于台湾与大陆经济关系日趋紧密,“黄金十年”愿景无可避免会与“十二五”规划产生一定关联性,政府必须重视此一因素,以避免施政愿景沦为空谈。从国际布局及发展定位来看,“黄金十年”是以ECFA做为切入点,藉以突破台湾参与区域经济整合、与全球接轨的瓶颈,实践台湾作为世界“自由贸易岛”的发展愿景。相对上,“十二五”规划的背景因素,却是大陆面临国际形势的巨大转变,因而须在经济发展策略上做出相应的调整,也是大陆试图重新定位国际角色的新起点。在金融海啸后,世界经济龙头美、欧、日本与大陆经济实力的明显消长,虽然让大陆在国际社会的发言分量与日俱增,但期待大陆承担更大国际责任的庞大压力也随之而来。美、欧等工业国家针对人民币升值持续施压,要求大陆负起改善全球经济失衡的重责大任,各国政府对大陆在亚洲,乃至亚太地区角色的变化也已产生戒心,美国“重返亚洲”的政策,让北京与华府多年来的战略合作关系出现质变,也让亚洲进入多事之秋。最近美国与友邦在黄海、南海的军演活动,难免让大陆和韩国、东协国家关系出现摩擦,钓鱼台事件更让中日关系高度紧绷。这些发展让大陆扮演区域经济整合领头羊的角色受到严厉的挑战,也让“东协加三”“东协加六”的前景蒙上阴影。北京当局提出“包容性增长”的观念,“十二五”规划亦下修经济成长率目标值,在一定程度上,是为化解国际社会的疑虑,也展现了承担改善国际经济失衡责任的意愿。但是,对台湾而言,国际社会普遍认为ECFA将加速台湾与大陆间经济的统合,大陆显然也将两岸经济合作纳为“大中华经济圈”的一环,因而各国政府“中国政策”的转变,是否会影响各国与台湾经济的进一步合作,尤其是台湾正在大力推动的洽签FTA与参与区域经济整合,是政府必须运筹帷幄、妥善因应的敏感国际情势,也是规划“黄金十年”愿景“重中之重”的核心政策课题。“十二五”规划楬橥(jīézhū)“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策略,也势必牵动未来年台湾经济发展的愿景。大陆所指“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简言之,就是不再依赖廉价劳动力及赚取微薄工资的代工出口产业,而要发展高附加价值产业及出口高值产品。另一方面,将藉由加速城镇化及区域发展来扩大内需,大幅降低对出口依赖。这种改变就是要将大陆经济提升到等同于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国家的发展水平,至少在沿海地区要先达到这样的目标。若大陆经济快速转型,两岸经济分工合作的方式也将面临重新洗牌。台湾以“大陆为工厂”的出口导向经济成长模式已维系不了几年;代表高成长、高报酬率的资讯通讯(ICT)产业代工盛世将宣告结束,最近鸿海集团将大陆沿海工厂向内陆迁移,并将未来营收成长目标减半,即是警讯。ICT产业迄今仍是台湾经济成长及出口的主力,政府要如何因应迫在眉睫的严酷挑战?目前正大力规划推动的六大新兴产业、新兴智慧型产业及服务业,又有条件在短期内取代ICT产业,成为带动经济成长的主力产业吗?“十二五”规划对两岸经济产生的竞合情势,是擘划“黄金年”愿景必须跨越通过的考验;这也是马政府掌舵能力的最大试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