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价格
发布时间:2022-03-02 16:49:09 点击次数:51 文章作者:
——黄金的市场定位。黄金的市场价格是动态的,它是随着市场的波动而浮动的。在全球财富总量不断增加的同时,黄金存量也不断增加,但两者增加的速度并不相同,这导致金价在全球财富总量中所占比例不断的变化。当黄金所占比例增大时,金价上升,所占的比例下降时,金价下降。过去财富总量增长的很慢,黄金的存量的增长也很慢,金价变化不明显。近几年来,由于虚拟经济出现,全球财富总量发生剧烈的波动,而黄金存量增长有限,所以金价出现很大波动。总的来说,当财富增长很快时,黄金所占比例下降,金价就下跌,当财富下降很快时,黄金所占比例上升,金价就上涨。在全球财富总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全球人均持金量基本不变。全球人均黄金占有量是基本保持不变的,虽然黄金产量每年都在不断的增加,而且速度相近。因此,全球人均黄金占有量基本上保持不变。黄金作为唯一的具有真实价格的货币,本身就是财富。因此,人们把黄金作为财富的量度。但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经济发生了巨变,特别是虚拟经济的发展,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1970年,在美国的货币交易中,与物质生产和流通有关的货币交易占80%,而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仅五年,就演变成“倒二八”的比例与生产流通有关的交易毕生只占20%。有资料显示,到1997年,这部分交易毕生只占0.7%。1985-2000年,美国的物质生产只增加了50%,但货币增长了3倍。也就是说,货币增长率是物质生产增长率的6倍。在货币增长快的形势下,如果通货膨胀程度不是太大,则说明财富增加。那么,财富从何而来?主要来自于虚拟经济。成思危对虚拟经济给过一个定义:与虚拟酱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的循环运动有关的经济活动。简单地说,就是直接以钱生钱的活动。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统计,2005年全球金融衍生品未平仓合约的总量约343万亿美元,如果加上股市、债市,总量将超过400万亿美元,而现在全球GDP总量只有40万亿美元左右。国际市场上每天流动的资金有2万亿美元,这说明在世界上每天的流动资金中,只有2%真正用于国际贸易,其他的流动资金是在金融市场中进行以钱生钱的活动。虚拟经济的发展,大大增加了世界经济的总量。目前全球地面存有约16万吨黄金,按照目前每吨约3000万美元的金价计算,总值不到5万亿美元,和世界经济总量相比相差很远。已经不可能像从前那样实行金本位制了。特别是由于大部分黄金以首饰的形式存世,央行和私人手中还存在大量黄金,能够流通的黄金数量有限,这是黄金退出货币市场的重要原因。美国财富在全球财富中所占的比例最大,在上世纪80-90年代,美国股票指数大幅度上升,美元还不断升值,由于虚拟经济发展,全球的财富问题急剧膨胀,而黄金在整个财富中所占的比例大大下降,因而金价下跌。而自2001年以来,美国股市下跌,美元不断下跌,美国的财富总量迅速减少,而全球的财富总量自然大大缩水,黄金在整个财富中所占的比例迅速上升,所以金价上涨。由于黄金兼具商品、货币和金融属性,又是资产的象征,因此黄金价格不仅受商品供求关系的影响,对经济、政治的变动也非常敏感,石油危机、金融危机等都会引起黄金价格的暴涨暴跌。此外,投资需求对黄金价格的变动也有重大影响。1799年,康拉德·里德在他父亲位于北卡罗来纳州的农场里发现了一堆重达17磅的黄金,这是美国有记载以来首次发现黄金。里德的父亲将这些黄金美元卖给了珠宝商,只换回了3.5美元,还不到其真正价值的千分之一。这堆黄金今天的价值可能超过10万美元,最终里德终于明白过来了,随后开发了美国第一个商业金矿。当然这只是个案。国际黄金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价格的长期走势。1900年美国实行金本位,当时一盎司20.67美元,金本位制保持到大萧条时期,1934年罗斯福将金价提高至一盎司35美元。1944年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实际是一种“可兑换黄金的美元本位”,由于这种货币体系能给战后经济重建带来一定积极影响,金价保持在35美元,一直持续到1970年。20世纪60-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的几十年中。黄金价格上涨了几十倍。仅1968-1980年这10年,黄金价格的第一波牛市,就从每盎司35美元一口气涨到850美元。1979年底至1980年初是黄金价格波动最为剧烈的阶段。1979年11月26日(据NYMEX期货价格)价格为390美元/盎司,而不到2个月,1980年1月18日,黄金价格已涨到850美元/盎司。而随后在一年半时间内,价格又跌回400美元之下,并且在随后的二十多年里价格基本都在400美元以下,尤其是300-200美元之间维持了相当长时间,300美元以下的价格就持续了4年,即从1998年1月至2002年3月。从2002年3月底黄金价格恢复到300美元之上,2003年12月1日重新回到400美元,2005年12月1日价格突破500美元/盎司,2006年4月10日突破600美元/盎司,2006年5月11日达到近期的最高点723美元。2007年11月7日,再度创下846.55美元/盎司的新高。2008年3月17日,黄金价格创下了历史纪录,达到1032.4美元/盎司。之后一路回调,到2008年10月28日,现货金以727.35美元/盎司报收。2009年2月20日,纽约市场4月份交货的黄金期货价格每盎司上涨25.7美元,涨到每盎司1002.20美元,再次突破1000美元大关。2010年10月15日,黄金价格一举突破1385美元。2010年11月8日,国际金价突破1400美元大关,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12月合约当天收于每盎司1403.2美元,更新历史最高收盘价,涨幅为0.4%,盘中一度触及1407.2美元的高点。2011年5月20日,惠誉下调希腊评级,希腊债务重组风险增大,市场风险规避情绪上扬,受此提振,现货金大幅走高,强势突破近期1485-1505美元/盎司的盘整区间,并收于日内高点附近。现货黄金最高触及1515.60美元/盎司。2011年7月18日,受欧债危机蔓延和美国债务上限谈判僵局影响,促使资金趋向金市避险,推动国际黄金价格连续11天上涨,国际黄金期货价格首次冲破1600美元大关。2011年8月8日成功登顶1700美元大关。2011年8月10日,国际金价轻轻松摸高至1813.79美元/盎司的点位。此番上涨是黄金自1980年以来持续最长的一波涨势。据路透社报道,Cabot Money Management首席投资官Robert Lutts认为,“金价在未来六至九个月升至2000美元也不是特别夸张。”国际黄金储备的影响。由于黄金有国际储备功能,黄金被当作具有长期储备价值的资产广泛应用于公共以及私人资产的储备中。其中黄金的官方储备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目前全球已经开采出来的黄金约15万吨,各国央行的储备金就约有4万吨,个人储备的有3万多吨。因此,国际上黄金官方储备量的变化将会直接影响国际黄金价格的变动。上个世纪70年代,浮动汇率制度登上历史舞台之后,黄金的货币性职能受到削弱,作为储备资产的功能得到加强。各国官方黄金储备量增加,直接导致了上世纪70年代之后,国际黄金价格大幅度上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各中央银行开始重新看待黄金在外汇储备中的作用。中央银行日渐独立以及日益市场化,使其更加强调储备资产组合的收益。在这种背景下,没有任何利息收入的黄金(除了参与借贷市场能够得到一点收益外)地位有所下降。部分中央银行决定减少黄金储备,结果1999年比1980年的黄金储备量减少了10%,正是由于主要国家抛售黄金,导致当时黄金价格处于低迷状态。近年来,由于主要西方国家对黄金抛售量达成售金协议——《华盛顿协议(CBGA1)》,规定CBGA成员每年售金量不超过400吨,对投放市场的黄金总量奢定了上限,同时还有一些国家特别是亚洲国家在调整它们的外汇储备——增加黄金在外汇储备中的比例。世界主要货币汇率影响。美元汇率是影响金价波动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黄金市场价格是以美元标价的,美元升值会促使黄金价格下跌,而美元贬值又会推动黄金价格上涨。美元强弱在黄金价格方面会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但在某些特殊时段,尤其是黄金走势非常强或非常弱的时期,黄金价格也会摆脱美元影响,走出独自的趋势。美元坚挺一般代表美国国内经济形势良好,美国国内股票和债券将得到投资者竞相追捧,黄金作为价值贮藏手段的功能受到削弱;而美元汇率下降则往往与通货膨胀、股市低迷等有关,黄金的保值功能又再次体现,在美元贬值和通货膨胀加剧时往往会刺激对黄金保值和投机性需求上升。1971年8月和1973年2月,美国政府两次宣布美元贬值,在美元汇价大幅度下跌以及通货膨胀等因素作用下,1980年初黄金价格上升到历史最高水平,突破800美元/盎司。回顾过去20年历史,美元对其他西方货币坚挺,则国际市场上金价下跌,如果美元小幅贬值,则金价就会逐渐回升。过去十年金价与美元走势存在80%的逆相关性。石油供求关系的影响。由于世界主要石油现货与期货市场的价格都以美元标价,石油价格的涨落一方面反映了世界石油供求关系,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美元汇率的变化,世界通货膨胀率的变化。石油价格与黄金价格间接相互影响。通过对国际原油价格走势与黄金价格走势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国际黄金价格与原油期货价格的涨跌存在正相关关系的时间较多。国际政局动荡、战争影响。国际上重大的政治、战争事件都将影响金价。政府为战争或为维持国内经济的平稳增长而大量支出,政局动荡大量投资者转向黄金保值投资,等等,都会扩大黄金的需求,刺激金价上扬。如二次大战、美越战争、1976年泰国政变、1986年“伊朗门”事件,都使金价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再如2001年“9.11”事件曾使黄金价格飙升至当年的最高价$300。除了上述影响金价的因素外,国际金融组织的干预活动,本国和地区的中央金融机构的政策法规,也会对世界黄金价格的走势产生重大的影响。参见“黄金准官方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