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分割
发布时间:2022-03-02 16:49:09 点击次数:44 文章作者:
——造型艺术中的一种分割法则。亦称“黄金律”、“中外比”、“中末比”、“黄金分割率”,简称“黄金率”。它的分割方法为,将某直线段分为两部分,使一部分的平方等于另一部分与全体之积,或使一部分对全体之比等于另一部分对这一部分之比。即:在直线段AB上以点C分割,使(AC)2=CB×AB,或使AC∶AB=CB∶AC。实践证明,它的比值约为1.618∶1或1∶0.618,被称为黄金比。黄金比最早是由古代希腊人发现的。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在公元前约3世纪首次提到黄金分割。到中世纪,意大利数学家巴巧利在1509年出版《神圣比例》一书中也论述了中外比,德国刻卜勒称之为“神圣分割”,使分割蒙上了神秘色彩。直到19世纪被欧洲人认为是最美、最谐调的比例。黄金比广泛用于造型艺术中,具有美学价值,尤其在工艺美术和工业设计的长和宽的比例(如书籍开本)设计中容易引起美感,故称为黄金分割。20世纪中,法国建筑师Le科布西埃发现黄金比具有数列的性质。他将其与人体尺寸相结合,提出黄金基准尺方案,并视之为现代建筑美的尺度。法国还产生了冠名为黄金分割画派的立体主义画家集团,专注于形体的比例。黄金分割在许许多多地方都能找到。从正五边形的边和对角线的比值,到活的有机物的螺旋形。例如松塔的切面有8个螺纹朝一个方向,13个朝另一个方向,它们的比约等于0.618。1955年密歇根阿尔玛学院的数学家约翰·普茨声称莫扎特钢琴奏鸣曲一些部分的相对长度也等于0.618。在实际运用中,黄金比多只采用近似值。最简单的方法是按照数列2、3、5、8、13、21……得出2:3、3:5、5:8、8∶13、13:21等比值作为近似值。这种分割方法亦用于优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