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铜器金银纪念币第一组
发布时间:2022-03-02 16:59:00 点击次数:92 文章作者:
——纪念币名。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公告,定于2012年8月31日发行中国青铜器金银纪念币(第一组)一套。该套纪念币共5枚,其中金币2枚,银币3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正面图案:该套金银纪念币正面图案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并刊国名、年号。背面图案:5盎司圆形金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为商代兽面纹方鼎,衬以该器物兽面纹样等装饰组合设计,并刊“商·兽面纹方鼎”字样及面额。1/4盎司圆形金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为夏代乳钉纹爵,衬以该器物乳钉纹样等装饰组合设计,并刊“夏·乳钉纹爵”字样及面额。1公斤圆形银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为商代兽面纹斝,衬以该器物兽面纹样等装饰组合设计,并刊“商·兽面纹斝”字样及面额。5盎司圆形银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为商代兽面纹鬲,衬以该器物兽面纹样等装饰组合设计,并刊“商·兽面纹鬲”字样及面额。1盎司圆形银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为商代弦纹盉,衬以该器物弦纹样等装饰组合设计,并刊“商·弦纹盉”字样及面额。背面图案中的背景,构图变化则繁杂与丰富得多。尤其是背景区域,以张扬之势,密密相抵于外环,磅礴而恢宏,与青铜器的气场相符。位于中端的浮雕装饰宽带,则因币面主图的变化,衍生出对应的纹饰,既有烘托之力,又有辅助之用。其中“商兽面纹方鼎”类似于篆刻印章,苍劲厚重;“商乳钉纹爵”与音乐韵律相似,轻巧灵动;“商兽面纹斝”随器物本身的纹饰而行,古朴凝重;“商兽面纹鬲”采取简单的复制方法,简洁简练;“商弦纹盉”以“火”字替代纹饰,生动形象。对于设计,对于雕刻,两者都把后置背景看作仅次于币面主图的另一个着重点,因而动足了脑筋,也下足了工夫。但也正因为这一点,整体币面效果,反不如前期“中国出土文物(青铜器)”直白与简练,青铜器本身所包含的历史文化丰富内涵,稍稍有一些冲淡。该套金银币均为精制币,成色均为99.9%。5盎司圆形金质纪念币直径60毫米,面额2000元,最大发行量2000枚;1/4盎司圆形金质纪念币直径22毫米,面额100元,最大发行量5万枚;1公斤圆形银质纪念币直径100毫米,面额300元,最大发行量6000枚;5盎司圆形银质纪念币直径70毫米,面额50元,最大发行量1万枚;1盎司圆形银质纪念币直径40毫米,面额10元,最大发行量8万枚。我国青铜器源远流长,其起源至少上溯到公元前三千年左右,商周青铜器,尤其雄伟的造型、古朴的纹饰、丰富的铭文著称于世,是属于中国文物宝库中的瑰宝,世界人类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国青铜文化光彩夺目,与青铜器相关的藏品也颇受集藏爱好者关注。比如我国邮政部门发行的《殷代铜器》、《西周青铜器》、《东周青铜器》系列邮票,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出土文物青铜器系列金银币、四川三星堆金银币等等。青铜器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就题材而言,青铜器金银币具有明显的优势。在人类历史上,没有任何一样东西能和中国青铜器一样对人类社会产生那么大影响。青铜器以其独特的器形、精美的纹饰、典雅的铭文向人们揭示了华夏民族古老文明的铸造工艺、文化源流、历史渊源。被史学家称为“一部活生生的史书”。中国的古文明悠久而深远,灿烂的青铜文化是其典型代表和辉煌再现。青铜器设计风格简约明快,青铜文化跃于币上。中国青铜器的鼎盛时期主要是夏、商、西周、春秋及战国早期,这组青铜器图案选取的主要是我国商代的部分礼器,在工艺上采用了传统的镜面及多层喷砂和反喷砂工艺,使得青铜器的雕塑具有明显的层次感,美丽而精致的青铜文样的运用,更彰显和突出了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国青铜器金银纪念币第一组拉开了青铜器项目发行的帷幕,后续青铜器的发行,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收藏者关注,进一步夯实和推动青铜器第1组的价格,因此,青铜器的价值将会逐步显现出来。???????收藏界共识,青铜器收藏是一种高境界收藏,而起于2012年的“中国青铜器”系列,又将这种境界,推到了无我的极致。中国青铜艺术通过贵金属币形式表现,坚实更加恒久,厚重更加真实。中国青铜器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通过中国现代金银币艺术,也能得以充分地展现。(宁波市金鑫金银饰品公司)另外两件青铜炊器,一是“商兽面纹方鼎”,一是“商兽面纹鬲”。两者的细微区别,鼎可能偏向于烹煮或贮藏肉类,而鬲在炖肉之外,还兼有熬粥功用。演变为礼器之后,鼎加强了它的神秘色彩,成为旌功记绩的传国重器,同时又升格为国家和权力的象征。“鼎”的字义,也也被赋予“显赫”、“尊贵”、“盛大”等多种色彩。而“鬲”,则几乎被忽略不计。“中国青铜器”金银纪念币第1组的规格设置也同样如此,两者虽然同样为5盎司重量,但“商兽面纹方鼎”为金币,“商兽面纹鬲”为银币,两者之间,有天壤之隔。最大发行量高达80000枚的“商弦纹盉”1盎司银币,为“中国青铜器”金银纪念币第1组中唯一水器。在远古,使用频率应该最高,器物流传也应最为广泛。1盎司银币规格,也是对它的认知。商弦纹盉为商代早期作品,器物形态相对拙朴,无论设计抑或铸造,在中国青铜器发展史上,都处于初期的起步阶段。“商弦纹盉”设计与雕刻也没有夸大,而是原汁原味地保持了它旧有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