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伯利进程国际证书制度》
发布时间:2022-03-02 16:58:16 点击次数:100 文章作者:
——非洲产钻国家为制止冲突钻石而建立的国际标准。20世纪90年代,“冲突钻石”问题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已成为安理会的议题之一。“冲突钻石”主要指一些非洲国家的反政府武装或其同盟用于资助旨在颠覆合法政府的毛坯钻石,导致军火尤其是轻型武器的非法交易和泛滥。1998年以来,联合国安理会先后通过了四个有关冲突地区钻石问题的决议。2000年9月,南非、纳米比亚等非洲产钻国家发起旨在制止冲突地区钻石贸易的“金伯利进程”国际证书制度会议,包括世界上钻石主要生产国、加工国、贸易国的部长级会议在南非钻石产地金伯利召开,会议就制止冲突钻石,建立毛坯钻石的国际证书制度进行正式讨论,倡议建立毛坯钻石贸易国家证书制度的国际接受标准,对钻石的原产地和合法性予以国际确认,以规范毛坯钻石的国际贸易,要求所有毛坯钻石进出口和加工国家采用这一制度,以达到阻止毛坯钻石被反政府武装滥用资助旨在推翻合法政府的冲突,促进世界和平与安全,并保护许多国家赖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合法钻石产业,“金伯利进程(KimberleyProcess)”开始运作。2000年12月1日,联大以协商一致的方式通过支持“金伯利进程”,号召国际社会关注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解决毛坯钻石非法贸易资助武装冲突的问题,建议国际社会提出一套简单有效、基于国家证书制度和为国际接受的最低标准的毛坯钻石国际证书制度的详细计划,并要求该进程成员在第56届联大前向大会提交进展报告。自第55/56号决议通过以来,为制定毛坯钻石国际证书制度的详细计划,由南非作为主席的金伯利进程已举行了9次会议,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欧盟及中国等30多个主要产钻国、钻石加工国以及世界钻石委员会参加了历次会议。2002年11月4至5日,“金伯利进程”部长级会议在瑞士小城因特拉肯召开,大会通过了《因特拉肯宣言》,同意并决定“金伯利进程证书制度”将于200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各方同意南非继续出任金伯利进程第一个执行年度的主席。《金伯利进程国际证书制度》的39个成员国为(含1个区域性经济集团):安哥拉、澳大利亚、博茨瓦纳、巴西、布基纳法索、加拿大、科特迪瓦、中非共和国、中国、刚果民主共和国、欧洲共同体、加蓬、加纳、几内亚、印度、以色列、韩国、莱索托、毛里求斯、墨西哥、纳米比亚、挪威、菲律宾、俄罗斯联邦、塞拉里昂、南非、斯威士兰、瑞士、坦桑尼亚、泰国、乌克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美国、津巴布韦、塞浦路斯、日本、马耳他、斯里兰卡、越南。金伯利进程国际证书是一种具有防伪设计的用于识别一批毛坯钻石符合证书制度要求的特殊证书格式。我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又是世界第五大钻石消费国(据世界钻石理事会统计),据海关统计,2000年我国钻石进出口贸易额为12亿多美元,其中出口为5.4亿美元,进口为6.9亿美元,从“金伯利进程”国际证书制度的确立可看出,作为货物经济国籍的原产地证书在当今国际社会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引起了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已寻求将它作为一种调解国际社会冲突的政治工具和手段加以运用,“金伯利进程”毛坯钻石贸易国际证书制度的成功确立,为国际社会今后处理类似问题树立了成功范例。2002年12月30日,国家质检总局、海关总署、外经贸部、国家经贸委、外交部、国土资源部等发布联合公告,宣布自2003年1月1日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实施金伯利进程国际证书制度,以履行我国的国际义务,制止“冲突钻石”非法交易,维护非洲地区的和平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