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个人微信
微博二维码
在线留言
《金典》 黄金新闻 黄金广告 黄金品牌展示 黄金制品展销 黄金实时行情 黄金储备 黄金管理经营 黄金科技 黄金教育 黄金仪器仪表 黄金学术论文发布区 黄金政策法规 黄金历史 黄金考古 黄金博物馆 黄金主题公园 黄金用途 黄金业界 黄金媒介 黄金文字 黄金文化 金属学 黄金资源 黄金矿物 黄金生产 黄金产量 黄金加工鉴定 黄金行业标准 参考资料 合作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黄金文化大典 > 金字2字词

金蛙
发布时间:2022-03-02 16:47:54      点击次数:41      文章作者:
——动物名。即白化非洲爪蟾。为总域Neomura真核生物域Eukarya动物界Animalia脊索动物门Chordata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两栖纲 Amphibia无尾目Anura负子蟾科Pipidae 爪蟾属XenoPus非洲爪蟾Xenopus Laeuis白化非洲爪蟾[光滑爪蟾](金蛙) Xenopus laevis Daudin。广泛分布于非洲撒哈拉大沙漠以南地区。成体体长6-13厘米,雌性较雄性略大,身体扁平,呈流线型,眼睛小而朝上,虹膜红色、无眼睑及舌,鼓膜不明显,前腿较小,有细且很长的指,后腿粗而强壮,内侧3个趾的前端有黑色的角质爪。金蛙是一种用途广、容易人工饲养的实验动物。其主要特点是幼体和变态后的成体都营水生生活。虽然它有强壮且肌肉发达的后腿,但由于趾间有全蹼,并且四肢对躯体支撑能力有限,所以只善于游泳而不善于陆地跳跃生活,它幼体全透明,可清楚看见内部结构,成体粉红色,非常可爱。此外,由于爪蟾自身的形态特点,使其在科研领城中用途极广,同时是水族箱中重要的宠物,其市场价格也相当可观。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把爪蟾称作“金蛙”,深受饲养者的欢迎。成体雌性长约12.5厘米,而雄性体长只有雌性的一半。体肥壮,流线型。眼小,位于头背上方,无眼硷。无舌,咽鼓管孔单个。后肢粗壮,趾蹼极发达,内侧3趾末端有爪,故而得名爪蟾。以小鱼、虾、蟹、昆虫为食;特别能消灭蚊子的卵和孑孓。终生水栖。遇干旱时,可爬行短距离寻找水源,但一般优于湿冷土下。早春或夏末产卵,一年产卵多达1-1.5万粒,卵通常粘附于水草上。蝌蚪头扁,无角质颌和角质齿,摄食浮游生物。常被用作实验动物,很早用于诊断妇女早期妊娠。饲养方法1.养殖条件:以大中型的玻瑞水族箱或圆形玻璃缸进行室内饲养,放入井水或曝气一夜以上的自来水,水深20厘米,水温12-25℃,在水中放入一些卵石和大石块搭成洞穴,箱顶有3个20瓦日光灯加光,水中有潜水泵加氧,加热器给予加热。本实验是在5月开始饲养,11月中旬开始加温而获得受精卵完成繁殖的。具有适宜北方操作的实际意义。2.饲养:成体爪蟾每周喂2一3次水丝蚓或猪肝片,一般不需要给维生素。爪蟾能主动寻找食物,利用前肢将食物拨进嘴里。爪蟾怕惊扰,一般在夜间取食。它非常贪吃,取食量与月增重量成正比,日增重量曲线随投食量增减而变化。水槽里的水应该定期更换,一般在每次喂食后换水,以保证爪蟾的健康,防止疾病的发生。在人工条件下只要管理适当,死亡率较低,每年仅2%左右,幼体的成活率则为75%左右。3.繁殖:性成熟的爪蟾雌雄差别明显。产卵前雌性泄殖腔唇明显地突出变成红色,而雄性前臂内侧有黑色粗条纹的“婚垫”产生。爪蟾性成熟后即会出现抱对现象,抱对时间约为4~6小时,随后在适宜的温度(20一25℃)的条件下可以实现多次少产卵。1只雌性爪蟾一般怀卵为1600枚左右,1次产出量为100一300枚。卵为乳白色的,外有较厚卵胶膜,卵常粘着在缸壁、缸底及水草上,此时应捞出所有成体爪蟾,防止弄破或吃掉卵或胚胎,影响成活率。受精卵发育至蝌蚪大约需一周左右,4天左右卵胶膜开始被吸收,7天蝌蚪已开始游泳。蝌蚪全身透明,头部较大、头背:侧可见脑的组成及部分脑神经的走向,头部腹面观接近五边形,口部有两条口须,尾部较尖长,腹面:两侧各有一个斜向出水孔。蝌蚪是滤食性的,可以投喂细的幼鱼饵料等悬液,混浊度应以蝌蚪在4一5小时内能吃净为宜。蝌蚪有时也吃水中轮虫和刮食绿藻。在20℃条件下,从受精卵经过5一6周就可完:成变态。变态时,蝌蚪进食量减少或停止进食,变态后小爪蟾就可进食水丝蚓或小片猪肝。在室内养殖条件下1一2年内可达到性成熟。巴拿马金蛙是一种长相漂亮的两栖动物。研究人员最近发现,它们华丽的外表下还隐藏着一种特殊的本领,那就是靠手语来进行交流。这种特殊的本领是英国广播公司《冷血生活》电视节目组在一次拍摄中发现的。经常进行野生动物拍摄的资深电视节目制作人希拉莉·杰夫金斯指出,巴拿马金蛙靠轻轻挥动前肢来传递信息的行为非常与众不同。通常他们所拍摄到的两栖动物是用鸣叫来沟通,这是他们第一次发现有两栖动物利用这种方式进行交流。它们不同的手语表达不同的意思,有的是和同伴打招呼,有的是向异性求爱,有的是恐吓敌人。巴拿马金蛙栖息在巴拿马的热带雨林地区,尤其在山区及近河流地区。这些地方虽然是远离人类居住地的原始区域,但是这里并不宁静,湍急的水流让巴拿马金蛙的生活领地特别嘈杂,影响它们之间靠叫声交流的传统方式。为了对抗山涧流水的噪声,它们进化出了这种靠手语交流的特殊本领。巴拿马金蛙虽然名字和长相都像青蛙,它们其实是一种蟾蜍,学名为泽氏斑蟾,是一种濒危蟾蜍。这种金蛙的数量由于壶菌病的扩散而大幅减少。《冷血生活》电视节目组在完成拍摄工作后,发现他们所拍摄的这个巴拿马金蛙的野生栖地已经遭到壶菌的入侵,拍摄人员协助生物学家把幸存的巴拿马金蛙从野外迁至接受人类保护的地点。此外,失去栖息地以及环境污染也是其数量减少的重要原因。世界上最小的蛙——巴西金蛙。世界上最大的蛙只有一种,但最小的蛙却比较多。南半球有,北半球也有。不仅南美和北美有,而且印度也有……到底哪个最小,说法也不一,不过巴西的一种金蛙 作为最小的蛙应该说是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公认。但也有人认为古巴的蛙最小,因为据说其成体最小的只有8.5mm。 好在这些蛙多半不是生活在大池塘里,因此应该说是很重要的东西了,而不是无足轻重的(little frog in a big pond,或small frog in a big pond),倒是有点像big fish in a small pond。巴西金蛙之所以称这种蛙为世界上最小的蛙,是因为其成体体长仅有9.8mm,不仅是南半球最小的蛙,也是至今为止已知的全世界最小的蛙。这种蛙大多数呈现金色的体色,也因此被称作巴西金蛙。此外,为了纪念其顶名人,该蛙还被叫作艾瑟克松恩蟾(Izecksohn's toad ),英文名叫Brazilian gold frog、Flea-frog或Izecksohn's toad,由两栖动物学家Izecksohn在1971年发现并命名,在科学上的名字(学名)现在叫Brachycephalus didactylus,以前称其为Psyllophryne didactyla。在生物分类学上属于动物界(Animalia)、脊索动物门(Chordata)、两栖动物纲(Amphibia)、无尾目(Anura)、短头蟾科(Brachycephalidae)。对这种最小的蛙的了解还很少,只知道他们生活于原始森林或者生境很好的次生林中,平时匿藏在落叶下,很难发现。雄蛙有着很奇特的抱对方式,抱住雌性的跨部完成加配,所产的几枚卵经过直接发育形成小蛙,因此属于直接发育者,这种现象是这类蛙所具有的共同特征。由于有着较广的分布区域,对生境的改变有着较强的耐受力,具有较大的种群数量,因此种群衰减较慢,被认为尚未达到受威胁的程度。但是,生境的破坏、当地基础设施的建设等等已经引起了这种蛙栖息地的减少,应该引起重视,加强研究。东南亚热带雨林地区也有金蛙的分布,该蛙通体金黄色。上海昆虫和宠物乐园于2006年5月4日从东南亚引进了一对,价值万元。五一期间,昆虫馆进行一场名为“蛙天蛙地”的名蛙会展供游人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