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铝镍钴硬磁合金
发布时间:2022-03-02 16:55:54 点击次数:140 文章作者:
——以铸造法制成的Fe-Ni-Al和Fe-Ni-Al-Co系硬磁合金。1931年日本三岛德七发明了Fe-Ni-Al三元硬磁合金。1938年英国奥利弗(D.A.Olivor)等在Fe-Ni-Al的基础上加入Co12%并采用磁场热处理方法改善了合金的磁性。40年代初荷兰范于尔克 (A.T.Van Urk)等人用同样方法制成高性能的Alnico 5合金。后来美国埃贝林(D.G.P.Ebeling)和英国麦凯格 (M.McCaig)等人发现定向结晶法可明显改善合金磁性。1956年荷兰科赫 (A.J.Koch)等制成含钛的Fe-15Ni-34Co-7Al-5Ti合金,矫顽力显著提高。1960年制成了定向结晶的Alnico 5磁体。后来又出现定向结晶含钛Alnico 8合金。50年代初,中国开始生产Fe-Ni-Al合金,1960年和1965年相继研制出具有定向结晶的Alnico 5和Alnico 8合金。类别和用途:各国制造的Fe-Ni-Al和 Fe-Ni-Al-Co系硬磁合金牌号繁多,一般可分为:(1)各向同性合金。包括Fe-Ni-Al(Alni型)和低钴 (≤15%Co)的Fe-Ni-Al-Co合金,磁能积较低,分别为1.0和1.5MGs·Oe;(2)各向异性合金。包括含Co24%的Fe-Ni-Al-Co(Alnico 5型)和含Co34%、Ti5%的Fe-Ni-Al-Co-Ti(Alnico 8型)合金,磁能积分别为4-5和3-4MGs·Oe。后者矫顽力为 1300-1500Oe;(3)定向结晶的各向异性合金。定向结晶Alnico5和Alnico8合金磁能积分别为7-8和9-11MGs·Oe,具有更高的磁性。Al-Ni-Co系合金应用范围很广,特别适用于要求稳定的恒磁场和较高温度的场合。主要用于制作电子电声器件、仪器仪表、各种发电机和电动机,以及利用吸引力和排斥力的机械装置,如磁力吸盘和磁力传送带等。生产工艺:Al-Ni-Co系合金的制造工艺包括熔炼、造型和浇铸、热处理以及磨削加工等。合金熔炼多采用中频或高频感应炉。需控制好Al、Ti等易被氧化的元素。大量生产多采用砂型铸造,对于形状复杂并要求一定光洁度的铸件,可采用熔模铸造。定向结晶磁体可通过热模铸造或区域熔炼制得,熔炼炉温度应适当提高。精整过的铸件需进行热处理或磁场热处理。Fe-Ni-Al型合金在1200□以上固溶热处理,以临界冷却速度冷却至室温。Fe-Ni-Al-Co型合金一般在 1300□固溶(成□相),随后快冷至 850□以下进行磁场热处理(Alnico5合金采用控速冷却,Alnico8合金采用等温处理),发生spinodal分解,形成□□+□□双相结构。基体的□□相为富Ni和Al的弱磁性相,弥散针状的□□相为富Fe和Co的强磁性相,后者有较大的形状各向异性,并沿磁场方向排列,从而具有优异的硬磁性能。最后在550~650□进行单级或多级回火,以获得最佳磁性。Al-Ni-Co系合金质硬而脆,只能以切割或磨削工艺达到所要求的尺寸和精度。除铸造方法外,也可用粉末冶金法制造磁体,其机械性能优于铸造磁体,但磁性能稍差。(李军 肖文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