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
发布时间:2022-03-02 16:47:52 点击次数:45 文章作者:
——一种平均为深黄色的颜色。金色是一种很神秘庄重的颜色。中国人、印度人、日本人等东方人喜欢金色。佛教中金色作为一种象征性色彩。阿弥陀经告诉人们极乐净土世界充满了“黄金”。佛教界特别是寺院内部,佛坛、佛像都使用金色,描绘净土世界的佛教画也全部使用金色。但佛教传到中国只是汉代以来的事,中国人早在三皇五帝时代就对黄色、金色产生崇拜,及至后来的几千年,金色崇拜愈演愈烈。佛教传到日本要晚得多。和这种净土文化不同,日本平安时代王朝画卷里也出现了金色,王朝时代宫廷的玩具上还有用金泥绘制的图画。当文艺复兴时期欧洲脱离金色时,日本的金色艺术却从与净土美术完全不同的方向出现了。这就是所谓桃山时期(1585-1602年)以狩野派和土佐派为中心的金碧屏壁画,这些画几乎都是在金色底上描花鸟风月。在“万叶集”的山上忆良中有这样的诗句,“金也好,银也好,玉也好,不如宝贝孩子好。”这是因为孩子是胜过金银的宝贝。此后出现的以尾形光琳(1658-1716年)为代表的琳派作品,这些作品是先涂漆作底,再抹上金粉,然后绘制图画,是日本独特的绘画方式。日本画现在还使用金泥和银泥,这是把金粉、银粉溶到胶里的东西。江户时代,在漆工艺中,琳派使金莳绘艺术大放异彩。今天,在金泽和轮岛,人微言轻金莳绘的伎工艺,这些都被继承下来。在欧洲,以基督教为主题的宗教画喜欢使用金色。作为宗教美术,经常使用金色是希腊正教下的拜占庭艺术。特别是很多保留下来的镶嵌壁画,使用了许多金色马赛克。佛罗伦萨的圣多利尼亚教学里的继承了拜占庭式传统的祭坛画,是马布哀(1240-1302年左右)之作。再就是出生在佛罗伦萨的焦特(1266年-1337年)的宗教画也有很多保留下来,他是用金色来表现圣母背景的光线和天使们周围的颜色。文艺复兴以后,金色便从绘画中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