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个人微信
微博二维码
在线留言
《金典》 黄金新闻 黄金广告 黄金品牌展示 黄金制品展销 黄金实时行情 黄金储备 黄金管理经营 黄金科技 黄金教育 黄金仪器仪表 黄金学术论文发布区 黄金政策法规 黄金历史 黄金考古 黄金博物馆 黄金主题公园 黄金用途 黄金业界 黄金媒介 黄金文字 黄金文化 金属学 黄金资源 黄金矿物 黄金生产 黄金产量 黄金加工鉴定 黄金行业标准 参考资料 合作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黄金文化大典 > 金字8字词

追琢其章,金玉其相
发布时间:2022-03-02 16:55:26      点击次数:61      文章作者:
——①先秦·诗经《棫朴》诗句。全诗为:“芃芃棫朴,薪之槱之,济济辟王,左右趣之。济济辟王,左右奉璋,奉璋峨峨,髦士攸宜。淠彼泾舟,烝徒楫之,周王于迈,六师及之。倬彼云汉,为章于天,周王寿考,遐不作人。追琢其章,金玉其相,勉勉我王,纲纪四方。”该诗赞颂周文王乐育贤才,盛德服人,四方归附。芃芃:木盛貌。棫、朴:二木名。意味用人有方,人才众多。槱(yoú):积也。辟:君也。左右趣之:左右诸臣皆促疾于事。璋:古时祭祀用的一种酒器。玉石制成。追:雕。金曰雕,玉曰琢。②明代钱币。安南“明命通宝”背书。金玉其相追琢其章。直径37.5毫米。2005年11月6日,在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兴办的2005秋季拍卖会上,估价800元人民币。安南即越南。嘉庆八年(1803年),清朝改“安南国”为“越南国”,册封阮朝创立者阮福映为“越南国王”。近年来随着越南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基础建设,出土了大量窖藏越南古钱,越来越多的越南古钱随着边境贸易涌进国内。前辈们难得一见的珍品出土日众,新品、创建品的发现层出不穷。普品甚至以吨为计算单位。一时间,泉友谈安南而色变,以安南钱不可保值而弃之若敝。形成现今安南钱出土益多,而收藏者益散的局面。这对收藏者来讲恰恰是一个逢低吸纳的好时机。越南与日本、朝鲜的货币文化一样起源于中国传统的方孔钱范畴。与中国的货币文化一起构成了独特的东方货币文化体系。中国钱与安南钱的关系:在越南出土的钱币窖藏中,多有中国年号的钱币混杂期间,甚至多过越南年号的。自秦始皇三十三年派大将蒙恬占领百越,置桂林、象郡、南海三郡始,至宋朝初年的一千多年的历史里,越南中、北部一直属于中国的领土,政治上受当时中原政权的直接统治,经济上与当时的汉、三国(吴)、南北朝(宋、齐、梁、陈)、隋、唐、五代保持一致。这段时间,越南的经济受中原先进经济的影响,由原始氏族社会快速进入到封建社会。开始了使用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历史阶段。越南使用的大都是当时中国的通用货币。有各种五铢钱,汉半两,吴蜀钱币,唐开元、乾元及五代各种流通钱币。966年,丁部零建大瞿越国。越南从此建立独立封建国家,仿照中国采取中央集权制,并铸造越南历史上由独立国家政权铸造的第一枚钱币大平兴宝.但直至1428年(明宣德年间)前,安南的铸钱一直不太发达,从地下发掘看,中国铜钱在整个流通体系中占很大一部分,可以看出安南民间习惯混合使用中越两国钱币。两宋时期,作为中国藩属国家,安南经常向宋廷进贡,宋朝当时的赏赐中包括大量的中国铜钱、且通过边境贸易在越南流通的铜钱也不在少数;元初以来发行纸钞,禁止中国行用铜钱。除当时元朝赏赐给安南贡使的钞帛之外,大量前朝中国铜钱被贩运到安南使用;明永乐、洪熙、宣德三朝的二十多年中,中国占领安南并在安南设立交趾布政司,以维护明王朝在安南的统治。当时在安南境内铸造行用的永乐宣德不在少数,明中期,国内禁止使用古钱(指明以前的钱币),除国内销毁、窖藏的外,流通到安南的也应有不少。1428年至19世纪初,安南封建国家到达鼎盛时期,钱币的铸造量大且质优,中国钱在安南流通的比例大幅度下降。明末清初,永历政权和吴三桂政权在云贵桂边境地区铸钱,流到安南的永历、兴朝、利用、昭武等尚多见。一般清钱随边境及海上贸易也有流入安南的。清乾隆时期为平定安南内乱,铸有乾隆通宝背安南,作为军饷之用,但未在中国境内流通。殖民地时期,安南国力衰弱,币值混乱,方孔钱分金银铜锌四种质地,又有法国统治者发行银铜锌镍铝币多种机制币,尚有银票、纸钞等。中国钱在方孔铜钱中的比例又有回升。但随着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安南也结束了使用方孔钱的历史。越南建立独立封建国家后,中国文化的影响不但没有减轻,反而进一步加强。其原因有三。一是越南独立前,受中国文化1000多年的同化,奠定了越南古代文化发展的基础;二是越南立国后的统治阶级出于自身需要,积极主动的从中国汲取他们所需要的思想文化;三是越南土地私有制和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与中国封建社会有相同之处而不同于同时期东南亚国家,主要表现在其货币经济政策以中国历代货币经济政策为模本,并加以改造运用。使得越南吸收中国文化有了与之适应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接受了中国文化而又时时要表明“大越”是个独立的国家和足以自豪的民族心态,又是越南古代文化不同于汉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从独立建立封建国家到封建国家的结束这一段历史时间,越南与中国历代政府时远时近,但总的说来大部分时间越南以奉中国做宗主国为荣。尤其是公元1454年中国明朝皇帝正式册封黎仁宗安南国王后,历代新君执政,只有得到中国政府的册封才能算是正统。作为中国的藩篱,越南统治者对中国称安南国王,而对内则自称大越皇帝。在越南货币上正反映了以上两重性的特征。如越南独立后铸造的钱币,沿用中国的方孔圆钱形式,而钱文采用兴宝、镇宝、大宝即是典型的例子。钱学是史学的余脉,欲证其钱必先知其史。越南18世纪前,越南官方文字采用汉字及越南根据汉字创造的喃字。钱币上则一律采用汉字。自从18世纪法国殖民者在越南强力推行越南文字拼音化之后,越南文化逐渐脱离汉字文化圈。并造成了与汉文化的脱节。众所周知,越南独立几十年一直处于战争和准战争状态,两国间的文化交流很少,资料更加难得。使得国人对越南的历史知之甚少,这些都应该是诸多泉友们对众多安南货币失去兴趣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越南国内改革开放,与中国交流日多。加之国内集钱热的兴起,有关安南钱的著述也有所出,国内现在比较有影响的有广西云南钱币学会合编的《越南历史货币》和华光普的《日本、朝鲜、越南古钱图录》。安南历代正统王朝所铸货币:1、966年,丁部零建大瞿越国,年号太平,开始建立独立封建国家。史称丁朝。立国12年(北宋开宝3年—太平兴国4年)。所铸有太平兴宝,“太”做“大”,背“丁”以记国姓。分光背、上丁、下丁和下反丁四种版别,上、下丁者少,其余稀。太平兴宝的铸造时间早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铸造的太平通宝;2、980年,黎桓废丁部零之子以自立,立国29年,仍称大瞿越,史称前黎(时北宋雍熙年间)。铸有天福镇宝背“黎”。大“黎”者少,光背者稀;3、1009年,前黎朝高级军官李公蕴夺取帝位,1054年改国号“大越”,史称李朝。李太祖铸顺天大宝背“月”字,用意未明,珍。太宗(时北宋庆历年间)铸有明道元宝和天感元宝。明道元宝真书,文字遒劲。元字最后两笔分开,用于朝廷赏赐,少。有铁钱,稀。天感元宝真书,分光背和背“乾王”者,光背者用于朝廷赏赐,罕,后者是李太宗为爱子封王而铸造的纪念币,珍。李朝共传8世,仅太祖、太宗铸钱。《越南历史货币》一书尚将传世的天符通宝、大定通宝、正隆元宝、治平通宝等钱根据年号归与李朝,但看实物应属越南中晚期所铸;4、1225年,辅国太尉陈承发动政变,逼李昭皇禅位。建立陈朝。陈太宗铸有建中通宝、政平通宝,均珍(时南宋宝庆元年—淳佑十年),安南建中远远少于唐建中。太宗还有元丰年号。安南钱中元丰钱版别甚多,但文字风格均不与陈朝相类。陈朝是否铸元丰通宝还有待以后出土实物证明。陈圣宗铸有绍隆通宝,铸造不精。有面背四决者,均珍。《大越史记全书》有载陈明宗“大庆十年十一月铸铅钱”。应是越南史载官铸铅钱之始,惜一直未见实物。所见有陈明宗所铸开泰元宝(元泰定年间),分光背和背陈两大类,光背者版别较多,罕,背陈者珍。陈裕宗铸有绍丰元宝、通宝,大治元宝、通宝钱。(元至正年间)以上两年号钱版别极多。绍丰元宝有行、篆、草书体,有一种隶书钱背铸有“十五”应为记年,均罕,有背陈者,珍。通宝背陈者罕,其余稀;大治元宝隶书双挑者罕,其它稀,通宝有背元者、篆书大字双脚上挑者(即日本人称“蛸大治”者罕),其他稀。1369年,陈裕宗殁,无嗣。立外人杨日礼为嗣,年号大定(明洪武2年)。铸有大定通宝,少。至此,以后的陈朝君王因与南方占城国多次发生战争,加之国内多次发生农民起义,致使国力衰败,无力铸钱。5、1400年,胡氏代陈,国号大虞,史称胡朝(明建文2年)。元年铸圣元通宝,有真篆两种,少。之后胡朝效法宋、元纸币政策,在全国推广“通宝会钞”纸币,不再铸钱。1407年中国明朝出兵灭胡。在越南广置府县。越南又归入中国统治。其时流通有中国铸造的洪武、永乐、宣德、弘治诸小平钱。6、1418年,清化地主黎利在越南北部兰山起兵反明,于1427年迫使明军退出越南。1428年,黎利终于统一越南,定都河内,国号大越,史称后黎朝(1428-1789)。后黎朝前期,经济发展迅速,铸钱质量也达到历史最好水平。这一时期,是越南历史的黄金时代。黎太祖顺天年间铸顺天元宝小平,制作规整,钱缘略宽。与李朝的顺天大宝不同。版别根据文字分数种,少。黎太宗铸绍平通宝和大宝通宝,大宝通宝大字大样者罕,其他版别稀。黎仁宗铸大和通宝、延宁通宝。版式亦多,延宁皿丁宁版稀。1459年黎宜民杀胞弟仁宗篡位,在位一年,铸天兴通宝,铸造极精,少。1460年众大臣推翻黎宜民后拥太宗次子黎圣宗为帝。铸有光顺通宝,洪德通宝,铸造极精,为安南钱品中最易得者。黎宪宗铸有景统通宝,精美厚重,有大小字版别。黎威穆帝铸有端庆通宝,仿景统通宝,更为厚重,少。大字者稀。黎襄翼帝铸有洪顺通宝,楷书精整。黎昭宗铸有光绍通宝,楷书精整,稀。1527年,太师安兴王莫登庸逼后黎恭皇禅位,以越南北部河内为都,建立莫氏政权,控制北方。1533年,后黎朝武将阮氏在越南中部清化拥立黎昭宗子黎宁为黎庄宗,自掌实权,同莫氏对抗。这一段历史越南史称“南北朝”时期。1592年,南方势力击败莫氏,结束南北朝。从南北朝开始了越南历史上货币发行流通最为混乱的时期。黎朝和莫朝的货币。A、后黎朝末期:1533年后黎庄宗铸元和通宝,通字真书,其他三字篆书,少。与日本元和不同。1573年,权臣郑检弑主立英宗子,为世宗,世宗铸嘉泰通宝,少。与南宋嘉泰不同。神宗于1658年注永寿通宝和永寿之宝,永寿通宝版别繁多,流入中国也多,均常见。永寿之宝稀。裕宗铸有永盛通宝,有几种版别,其中有背“巳”以干支记年者。尚有保泰通宝亦为裕宗所铸。背星月文等版别,少。显宗年号景兴,在位四十六年,在位期间广开钱厂,钱文、版别众多,与中国南宋嘉定铁钱可以媲美。景兴通宝背文繁多,主要分纪年与纪地者。以干支记年者稀(两字),数字纪年者少。纪地者以“西”、“太”、“帛”、“昌”者少。景兴二十三年后,改通宝二字为杂宝。有“巨、泉、永、至、正、用、大、中、太、内、顺、全”诸宝,每种宝文又以文字、背文分诸多版别。其中“大宝”背北折二大样稀,“中宝”稀,“内宝”少。景兴年间又铸有通宝大钱,背有龙、龙凤及其他吉祥图案者。为官铸赏赐钱,稀。愍宗铸有昭统通宝,阔缘明显,版别多,铜质较杂。一般有单字背文,两字背文者稀。1786年,西山起义军攻占河内,推翻后黎朝的统治,黎愍宗逃到广西,要求中国干涉。1788年,清廷派孙士毅率军20万出兵越南,打败而归。清军在越南铸有乾隆通宝背汉文安南小平钱供军队使用,有两种版别,少。B、莫朝(1527-1592):莫太祖铸有明德通宝铜钱。有多种版别,均少。莫太宗铸有大正通宝铜钱,少。莫福海铸有广和通宝,楷书对读。稀。传世有篆书小钱,应是后铸。以上铸品均有后黎朝中期钱币形制精整的风格。莫福源铸有光宝通宝,楷书对读,阔缘薄小,罕。后黎朝击败莫氏政权,主要靠大将郑松和阮潢的力量。1592年郑松攻占河内后,控制军政大权。阮潢则在1600年定都顺化,称广南王。郑氏挟天子以令天下,阮氏则要勤王。双方在维护黎氏王朝的幌子下,打了数十年内战。1692年北方郑氏由于内部不稳固,停止进攻阮氏政权。越南再次出现南北对峙的局面。阮氏政权也铸造有大量钱币。7、1771年,南方农民在阮岳、阮侣、阮惠三兄弟的领导下,发动西山起义,口号是“劫福济贫”。1777年,亡阮氏政权,阮潢家族后裔阮福映逃跑。1778年,阮岳称国王,国号泰德,同年占领顺化,1786年攻下河内,统一越南。1787年,阮岳在归仁称帝,封阮侣、阮惠为王,三分国土,鼎足治理。A、阮岳铸有泰德通宝和明德通宝。泰德通宝为年号钱,背草书万岁者系为庆祝阮岳称帝所铸。明德通宝为吉语钱,文字、版别仿泰德,与莫朝明德不同,有锌钱,少。1793年,阮岳在与阮福映的战斗中阵亡,其子率部归附阮惠之子阮光瓒。西山政权恢复表面统一。B、-788年,阮惠在河内称帝,建元光中。西山政权宣告正式分裂。次年,中国政府正式册封其为安南国王。阮惠铸有光中通宝和光中大宝。两者版别繁多,有合背、重轮、背字、背四月者,均多见,光中通宝背篆书安南者少。C、1792年,阮光瓒继阮惠位,铸有景盛通宝、大宝和宝兴通宝。景盛通宝仿光中,版式复杂,多见。景盛年间还铸有景兴通宝大花钱,稀。景兴大宝少。宝兴通宝珍。8、1802年,阮福映在法国人的帮助下俘获阮光瓒,西山政权灭亡。阮福映建立了越南最后一个封建王朝阮朝,改元嘉隆,史称世祖。越南封建王朝的尊孔崇儒,在阮朝前期达到极盛。阮世祖铸有嘉隆通宝铜、锌(当时称白铅)钱。铜钱根据大小、文字、背文分很多版别,背篆书“六分”者为铜钱。背楷书“七分”者为锌钱。背篆书“太平”者少,应为吉语钱。阮圣祖(1820-1841)铸有明命通宝小平铜钱、锌钱并开始铸造美号大钱。美号大钱铜质,正面钱文“明命通宝”。背面选中国传统经典四书五经中反映儒家思想的文字作为铭文,有四字和八字者,以一当百,均稀。嘉隆、明命时期大力推广锌钱,尤其明命帝“铅钱之用,富户既不敢私藏,而邻国来商者又不敢带回。此钱流通非但利于民,亦利于国,乃自然只利也”的经济思想应深受中国五代南楚高郁关于铅铁钱货币政策的启发。阮宪祖(1841-1847)铸有绍治通宝小平铜钱、锌钱和美号大铜钱。小平铜钱常见。锌钱有背河内者,稀。美号大铜钱,稀。朊翼祖(1848-1883)铸有嗣德通宝小平铜钱、锌钱、美号大铜钱、嗣德宝钞和嗣德重宝几品,小平版式多样,背记地者少,还有嗣德通宝小平背后“六文”者,指值锌钱六枚。锌钱有光背和记地者。美号大铜钱,稀。值得一提的是嗣德宝钞的出现。嗣德14年,阮朝根据清咸丰宝钞的发行方法,发行了铜钱式的嗣德宝钞。共分六等,背文从准十文至准六十文。所比也是指当锌钱十枚至六十枚。所见有两种,一为根据嗣德14年重量标准铸造的重钱,罕。一为合乎嗣德23年重量标准铸造的轻钱。稀。嗣德重宝背安南八文者,有铜锌两种,均罕。阮简宗阮福昊(1884)由于与法国殖民者签定《顺化条约》卖国,朝野气愤,即位不到一年就被大臣所废。铸有建福通宝铜钱、锌钱。均珍。阮宜帝阮福明1884年6月接位,改年号咸宜。铸有咸宜通宝铜钱。薄小,背有记值“六文”。罕。由于阮福明不甘心听命于法国殖民主义者,于1885年7月5日发动顺化起义,但有于准备不充分而失败。法国人把阮福升扶上帝位,改元同庆。阮景宗(1886-1889)铸有同庆通宝铜钱,分大小样,分别值锌钱6枚与10枚。大样者少。有薄型美号大钱,稀。成泰帝阮福昭(1890-1906)铸有成泰通宝,分光背、六文、十文三种。六文者稀。维新帝阮福晃(1907-1916)铸有维新通宝,背十文。由于阮福晃不愿做傀儡,参与越南光复会起义的策划,被法国殖民者逮捕流放。启定帝阮福旭(1916-1925)早期铸有启定通宝铜钱,少。以后大量铸造机制小钱,数量很大。保大帝阮永瑞上台后(1926-1945),铸有保大通宝,有小平、背十文、机制三种。均常见。其中宋体字者稀。1945年8月30日,保大帝向越南独立同盟的代表交出权利,宣布退位。保大帝的下台,标志着越南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统治的结束。同时也宣告着汉字方孔钱正式退出越南的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