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金桥工程
发布时间:2022-03-02 16:55:25 点击次数:70 文章作者:
——“金桥工程”是1993年由中国科协发起并组织的一项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实践活动。“金桥工程”的宗旨是依靠广大科技工作者,面向经济建设,在科技与经济之间“架桥”,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促进高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促进技术创新和技术市场的繁荣与发展。“金桥工程”任务是是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发挥科协人才荟萃、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横向联系和网络健全的优势,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科技工作者与党和政府之间架决策咨询之桥;在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与产业部门之间架成果转化之桥;在学会、协会、研究会与厂矿、企业之间架技术推广、技术服务之桥;在科技、工业部门与社会需求之间架市场扩展之桥;在科研、工业部门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架产业化发展之桥;在科技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与社会对人才和信息的需求之间架人才信息、智力服务之桥;在协助国内科、工、贸企业走向世界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产品和管理经济之间架国际合作之桥。“金桥工程”项目分为“决策咨询、技术服务、技术推广、技术创新、技术转让、产品开发、帮扶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其他”共八个类别。专业分类包括能源、电力工程(含电机)、信息工程(含邮电、计算机)、自动化、机械、化工、环保、冶金、建筑、纺织、地矿、交通(含汽车、火车)、食品、医药、农业、林业、畜牧、水产、水利、轻工等。“金桥工程”立项的项目必须具有三个要素,即项目持有方、项目需求方和项目架桥方。架桥方应为各级科协及所属团体。“金桥工程”所立项目应当是:对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项目;有较大影响的高新技术项目;应用面广,可跨地区、跨行业推广的实用技术项目;经济效益特别显著的项目,年增利税或节约资金省级项目在100万元以上,在中国科协立项的项目在500万元以上;高产、优质、高效农业项目;帮助大中型企业技术进步和扭亏增盈,效益显著的项目;帮扶中小型企业和乡镇企业提高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成效显著的项目;涉及技术引进或技术出口效益好的项目。“金桥工程”完成项目经济效益必须经过财务部门认证。该项目只统计年增利税或纯增收入和节约资金两项。年增利税是指实施该“金桥工程”项目后,企业因此每年所产生的税后利润加上交给国家与地方的税收总合,即该项目的实施效益。纯增收入一般是指与农民有关的农业项目的收益,如:种植业、养殖业、副业等,其经济效益无法用利税衡量。纯增收入是指农民由于实施该“金桥工程”项目后,其增产部分收入扣除生产成本后农民所获得的纯收入。金桥工程项目水平类别经专家评议后分别确认为:国际首创、国际先进、国内首创、国内先进、行业先进和地区先进。“金桥工程”设优秀项目奖和优秀组织奖。优秀组织奖分设优秀组织单位奖和优秀组织者奖。“金桥工程”表彰会每两年召开一次。凡未在中国科协申请立项的项目不得报奖。“金桥工程”实施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全国实施“金桥工程”项目十余万项,参与“金桥工程”组织、协调和项目实施的科技人员达千万人次,开展了大量“架桥”活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践证明,“金桥工程”是当前形势下发挥中国科协组织网络优势和专家群体优势,促进科技与经济相结合,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有效形式。“金桥工程”受到各地政府、企业、经济部门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普遍认同与支持,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不少省、市已把“金桥工程”作为当地政府实施科教兴省(市)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由省(市)领导亲自担任“金桥工程”领导小组的负责人,把“金桥工程”作为促进当地经济建设发展的标志性工程。迄今,中国科协已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科协建立了直到地、县、区一级的各级“金桥工程”办公室,各地“金桥工程”管理机构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组织、政策、信息、法律和金融支撑体系,并制定了《金桥工程管理办法》、《金桥工程项目验收标准》、《金桥工程统计工作制度》、《金桥工程奖励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有效地推动了“金桥工程”活动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和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在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各级“金桥工程”管理机构的努力下,“金桥工程”活动的深度和广度都有所拓展,活动方式也不断创新,一些省市科协和全国性学会采取创建“金桥工程”示范区、建立高效农业推广示范区、“金桥信息台”、“金桥信息网”、“科技下乡”、“科技扶贫”、“金桥工程重点项目推广工程”等多种方式,把“金桥工程”与“千厂千会”、“讲理想、比贡献”及科技咨询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积极开展“点、线、面结合立体交叉架桥行动”,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中国科协“金桥工程”协调指导小组下设中国科协“金桥工程”办公室。“金桥工程”缘起于1991年。当年,时任总书记的江泽民在中国科协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了“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把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的经济发展战略方针,并指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当前的中心一环是继续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要求中国科协在促进科技与经济相结合方面多做工作。为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在科协“四大”上的讲话精神,中国科协积极探索“抓转化”、“促转轨”的具体措施,在总结了北京市、湖北省、山东省科协开展“金桥工程”活动的基础上,于1992年由朱光亚主席在“中国科协第六次咨询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在全国开展“金桥工程”活动的计划。强调要在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之间架起一座相互沟通、相互连接、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金桥,为企业、行业和地区经济发展服务,为促进国民经济建设服务。1993年2月,中国科协四届三次全委会正式作出了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金桥工程”活动的决定,并于2月11日成立了中国科协金桥工程协调指导小组,由中国科协副主席高镇宁同志认组长,书记处书记常志海同志认副组长,科协有关职能部门和事业单位负责人认组员。1994年1月11日至13日,中国科协在北京召开全国金桥工程经验交流暨研讨会,讨论与交流金桥工程实施一年来取得的经验与问题。这次会议受到国务院及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会议期间,国务委员宋健同志和国家经贸委、原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农业部、财政部、中国科协的领导同志在中南海会见了部分会议代表并作了重要指示,有力地推动了金桥工程的开展。1994年9月18日至28日,全国政协科技委员会组织部分专家就中国科协实施金桥工程情况赴湖北省进行了为期11天的考察活动,并写出了《金桥工程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有效途径》的调研报告,此报告在1994年11月17日全国政协科技委员会全体会议上讨论通过,并以全国政协办公厅发(1994)73号文件上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1995年5、6月间,中国科协在福州和鞍山市分别召开部分省市科协金桥工程工作座谈会,全国11个省和16个城市科协主席和金桥办主任出席了会议。会议提出了加强金桥工程规范化管理的要求,并下发了《中国科协金桥工程第一批立项项目表》,开始对金桥工程国家级和省、市级优秀项目立项和推广实施规范化管理。1995年10月,中国科协金桥工程信息系统建设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精神,加速中国科协金桥工程信息体系建设为主要内容,探讨了建设中国科协金桥工程信息系统的实施方案,并指定了《中国科协金桥工程信息支撑体系建设规划(草案)》。《关于表彰全国金桥工程优秀项目、优秀组织单位、优秀组织者的决定》,在各省、市和全国性学会对优秀金桥工程项目和组织单位开展表彰活动的基础上,对133项优秀金桥工程项目,66个优秀组织单位和41名优秀组织者进行表彰,并在中国科协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举行了颁奖仪式。1996年12月,为了展示并推广金桥工程成果,中国科协在北京展览馆全国科技成果交流展示会上设立金桥工程成果展示专馆,北京、天津、广西、山系等多个省、市科协组织金桥工程重点推广项目参加了展出。其中,获全国金桥工程优秀项目二等奖的广西自治区柳州市“金嗓子喉宝”在会上受到好评。李鹏总理在视察该项目时说:“小小一颗“金嗓子”,外表不算什么,作用还挺大,在这项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过程中,科协这座金桥全过程参与,作用至关重要。”1997年1月,为进一步加强金桥工程与科技咨询的有机结合,中国科协决定将中国科协金桥工程办公室设在中国科技咨询服务中心,对外仍使用中国科协金桥办公室的名称。金桥办公室划归咨询中心后,在组织机构上做了适当调整,并从加强金桥工程规范化管理方面采取了相应措施,于1998年后相继指定和修订了金桥工程管理办法、项目编号方法、统计工作制度、奖励办法等规章制度,并建立了中国科技咨询金桥信息网。1998年4月,中国科技咨询金桥信息网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重点讨论了全国计算机联网问题。1998年6月,中国科协在青岛召开部分省市科技咨询和金桥工程座谈会。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党组副书记徐善衍同志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指出:“多年来,科协许多同志为实施金桥工程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果,在社会上已有一定影响,要进一步重视金桥工程,使其更有规模,更有影响,更有实效。”1999年5月,中国科协咨询金桥信息网在昆明召开全国计算机联网工作会议,商讨了全国计算机联网有关事宜并制定了实施方案。1999年8月1日,“中国科技咨询金桥信息网”在因特网上正式开始试运行,效果良好。1999年8月,中国科协作出《关于第二次全国金桥工程优秀项目、优秀组织单位、优秀组织者表彰的决定》,对105项优秀项目,56个优秀组织单位和47名优秀组织者给予表彰,并决定于2000年1月7日至9日在北京召开第二届全国金桥工程总结表彰会。1999年4月14日,中国科协金桥工程第二届协调指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确定了新一届科协金桥工程协调指导小组成员名单,并提出了新形势下科协金桥工程的作用、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