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个人微信
微博二维码
在线留言
《金典》 黄金新闻 黄金广告 黄金品牌展示 黄金制品展销 黄金实时行情 黄金储备 黄金管理经营 黄金科技 黄金教育 黄金仪器仪表 黄金学术论文发布区 黄金政策法规 黄金历史 黄金考古 黄金博物馆 黄金主题公园 黄金用途 黄金业界 黄金媒介 黄金文字 黄金文化 金属学 黄金资源 黄金矿物 黄金生产 黄金产量 黄金加工鉴定 黄金行业标准 参考资料 合作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黄金文化大典 > 金字6字词

中华民国金币
发布时间:2022-03-02 16:54:11      点击次数:68      文章作者:
——①孙中山先生为推翻清朝封建帝制的伟大事业在海外筹集资金而发行的凭证。孙中山先生毕生致力于推翻清朝封建帝制的伟大事业,曾多次组织过武装起义。为筹措起义经费,孙中山先生飘洋过海,四处奔波,得到了海外华侨倾心相助,全力支持。“中华民国金币”券就是孙中山1911年5月在美国旧金山设立“洪门筹饷局”并印刷一组名为“中华民国金币”的革命军筹饷券。孙中山先生参与设计,后由李公侠负责印刷,“中华民国金币”是孙中山海外筹集起义经费时发放的凭证,也是众多海外华侨支持辛亥革命的有力物证,凝聚了海外赤子爱国报国的拳拳之心。洪门筹饷局发行中华民国金币1905年同盟会成立后,在旧金山成立了美洲同盟会总部。美洲致公堂总部亦设在旧金山,但双方意见分歧。为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进一步争取海外洪门参加反清革命,1911年,孙中山前往美国旧金山开展筹款,得到洪门致公堂鼎力支持。孙中山建议美洲同盟会与致公堂联合,共同开展筹饷救国活动。经过与美洲同盟总会会长李是男、美洲致公堂大佬黄三德多次磋商,议定由致公堂召开特别大会,免除一切繁杂手续,以简单的仪式宣布全体同盟会会员加入致公堂。双方于6月18日发表了“以成大群,合大力,而图光复之大业”的联合布告,宣布美洲各埠所属同盟会和致公堂联合。这一措施,扩大了同盟会的社会基础,大大加速了筹饷的进程,对辛亥革命的组织与发动起了积极作用。1911年7月,同盟会和致公堂的联合及洪门筹饷局(又称中华革命军筹饷局,对外称作国民救济局)在旧金山成立,专门负责为国内武装起义筹备军饷,并颁布了《洪门筹饷局缘起章程》和《革命军筹饷约章》两个文件,广为刊发。文件重申了革命宗旨,规定了组织机构、捐款措施及对捐款者的奖励办法等。筹饷局的组织机构由致公堂和同盟会选出代表组成,。朱三进为主席,罗敦怡为副主席,黄任贤、刘鞠可、黄杰亭为中文书记,唐琼昌、黄伯耀为西文书记,李是男(李公侠)为局长兼司库,黄三德为监督。此外,为宣传筹款,筹饷局任命黄芸苏、张霭蕴和赵煜等三人为演说员。孙中山先生亲自草拟了《洪门筹饷局缘起》、《革命军筹饷约章》,规定:其捐数五元以上者,发给双倍“中华民国金币”券为执,民国成立之日,作为国宝通用,缴纳课税,兑换实银;捐助十元的,可列名为“优先国民”,他日革命成功,概免军政府条约之约束,而入国籍;捐资百元者,每一百元记功一次;捐资千元者大功一次,民国成立之日,照为国立功之条例,与军士一体论功行赏;捐资千元者还拥有向民国政府请领一切实业优先利权等等。当时在美洲的华侨约有25万人,参加洪门致公堂的不下20万人。为得到华侨的广泛支持,孙中山同洪门筹饷局筹款人员不辞劳苦,风尘仆仆,辗转美洲温哥华、多伦多、维多利亚、纽约等地巡回演讲宣传,在海外华侨中引起极大的反响,得到广大华侨的拥护和响应。许多爱国华侨身在海外,心忧祖国,亲眼见到亲身经历清王朝的腐朽没落和丧权辱国,接受了孙中山不以武力不能推翻清王朝的政治主张,纷纷慷慨解囊,倾其所有,不少华侨还向亲友借债捐献,甚至倾囊为革命捐款,许多工人将整月的工资都捐了出来。踊跃认购金币券,使筹款行动大见成效。温哥华致公堂带头捐赠港币1万元,许多劳工将整月工资都捐了出来。为革命捐助的第一笔款2万港元,及时汇给在香港的黄兴,作为筹设暗杀机构的经费。洪门筹饷局成立后,积极进行筹款活动,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筹饷局成立伊始,温哥华致公堂带头捐港币1万元,“以为众倡,侨众踵趾相接”。成立不到一年,在黄三德、司徒美堂等人的领导下,经过筹款局短短五个月的宣传筹饷,华侨支持革命的热情更加高涨,上至富商,下至小商贩,纷纷慷慨解囊,共募集到美金144130.41元。据统计,在其成立的一年时间里,仅美国筹饷局就筹得美金40余万元,是当时起义的主要经费来源,有力地支持了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运动。不仅如此,许多华侨还追随孙中山投身到推翻封建帝制的伟大事业之中,成为革命宣传的有力鼓动者、革命经费的全力支撑者、革命起义的大力参与者,赴汤蹈火,前赴后继,义无反顾,舍生取义。故孙中山高度评价:“我海外同志,昔与文艰苦相共,或输财以充军实,或奋袂而杀国贼,其对革命之奋斗,历十余年如一日,故革命史上,无不有‘华侨’二字,以长留于国人之脑海”。货币形状孙中山先生和洪门筹饷局在一无政权,二无银行,三无实业的情况下,以“中华民国”的名义,及时赶印一批具有“震撼力”、“号召力”的募捐凭证——“中华民国金币”券。文献记载,这种印制精美的金币券,是孙中山先生融贯东西文化,该券的图案设计采用美钞式的狭长票型,精致大方,颇为新颖独特。券额分壹拾元,壹佰元、壹千元三种面值。10元券长19.5厘米,宽8厘米;100元券长20.5厘米,宽9.5厘米;1000元券长22.5厘米,宽10.5厘米。其券正面及背面的上端均印有“中华民国金币”隶书;正面全为中文,背为英文,中间均印有当时同盟会会旗一青天白日旗帜图案;右侧印“中华革命党本部总理孙文”,左侧印“中华革命军筹饷局会计李公侠,所印中英文之“孙文”及“李公侠”均系亲笔签字,下方为“中华民国成立之日,此票作为国宝通用,交纳税课,并随时如数向国库交换实银”字样,背有青天白日旗帜的图案和“中华民国金币””、“THECHUNGHWAREPUBLIC”、“ONITSFORMATIONATTHESTATETREASURYORITSAGENTSABROAD”以及李公侠的英文签名等字样。骑缝有手工填写的金币券发行编号、圆形的“总理”和方形的“中华革命党筹饷局”印章。并在背面骑缝裁根处用墨笔书写代号,壹拾元,壹百元,壹千元券,分别用“中”“华”“民”字代号,独缺“国”字代号。未印伍百。代号下均写有中文编号。需要一提的是,金币券印制发行后,在海内外产生巨大影响,也引起清政府的惊恐和不安。为了抵制禁止金币券,竟加以仿制,并在票面上加盖“此系仿印乱党私造纸币,一律查禁”的印章。践行诺言武昌起义爆发后,筹饷局继续派演说员按原计划筹款,同时筹集了万余元美金赠与即将回国的孙中山,并陆续汇款供应各省义军,为数颇巨。据统计,自武昌首义到南京临时政府时期,仅旧金山洪门筹饷局一处就提供了20余万美金。此外,筹饷局还拨款购买了6架飞机以充军用,并雇佣美国机师威尔霍斯与两名助手将飞机运送至上海。1912年,洪门筹饷局又筹集资金以充实国库,将筹饷局的余款30余万元汇到上海,作为犒赏军士之用。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先生任临时大总统时期,国民政府践行承诺,兑付了大部分金币券。“中华民国金币”券的债务,实已大多偿还。冯自由作为旅美华侨革命党总代表,回国参与组织临时政府,并将筹饷局发行已售未售之金币券的一切账目上缴革命政府报销。对尚未偿还的少数“中华民国金币”券,亦在1935年至1937年间,由“中华债券调查委员会”验明加盖登记章后兑银收回。虽然筹饷局发行了债券,但其筹集的款项绝大部分都属义捐,并不要求兑换,一些华侨还将债券付之一炬,以示对革命事业的坚强支持。有的持券纪念。历经一个世纪的沧桑岁月,“中华民国金币”券无论在海外,还是在钱币收藏盛行的国内,难觅踪迹,孙中山曾盛赞华侨为革命捐款是“一团热诚,只为救国”,“不图丝粟之利,不慕尺寸之位”。珍稀程度“中华民国金币”券备受钱币收藏者之钟爱。据有关统计,10元券存世不足百枚,100元券不足10枚,而1000元券目前仅发现两枚,故三种面值的金币券存世均少。尤以十元券以上的两种更少。壹千元票额的金币券,迄今仅知台北市钱币协会理事长丁张弓良女士藏有一张正票,而国内仅有无号码的未完成票一张而已。壹抬元,壹百元,壹千元券均为一级,值黄金200克。②中华民国1923年发行的金质硬币。